您当前的位置:网站首页 > 绿化动态 > 西宁绿化
西宁绿化
我省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取得显著成效

 我省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自1978年开始实施以来,通过近40年的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,相继完成了一期、二期、三期、四期工程建设任务,五期工程正在稳步推进。三北工程建设取得了阶段性建设成效。工程区内荒漠化趋势得到了整体遏制,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控制,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,沙产业得到了较好发展。

       一是沙化、荒漠化面积双缩减,沙化程度持续逆转。据2014年第五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显示,我省现有沙化土地面积1.87亿亩、占国土面积的17.4%,荒漠化土地面积2.86亿亩,占国土面积的26.5%。与2009年国家公布第四次监测数据相比,沙化土地面积减少 85.5万亩、年均减少17.1万亩,荒漠化土地面积减少76.5万亩,年均减少15.3万亩。全省荒漠化面积和沙化面积呈现出“双下降”态势,柴达木盆地、三江源地区沙化土地面积总体减少,沙化程度降低;共和盆地、环青海湖地区沙化程度持续逆转。总体上实现了从“沙进人退”到“人进沙退”、从扩展至缩减的跨越式转变。

       二是控制了水土流失,自然灾害减轻。我省近40年来三北工程建设,共营造水土保持林300万亩,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95万亩,控制水土流失5486平方公里,占建设区水土流失面积的20%以上。经过治理的丘陵山区基本达到洪水不下山,泥流不出沟,暴雨不成灾,粮食不减产。每年可减少8230万吨泥沙流入江河,减少了泥沙对下游河道、水库的淤积,与此同时也减少了土壤养分的流失。

       三是生态环境条件有了明显改善。近40年的三北工程建设,共完成人工造林1334.3万亩,封山育林1560.8万亩。有效增加了林地面积,全省三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由1978年的2.47%提高到目前的6.3%,增加了3.83个百分点。年造林面积由1978的10万亩提高到现在的160万亩,造林步伐明显加快。目前全省三北地区林地总面积达到5000万亩,活立木蓄积量由1977年的1547.1立方米增加到2858.7万立方米。三北工程区的生态面貌发生了极大变化,改变了局部地区的气候条件。

       四是庇护农田草场,促进了农牧业发展。我省三北地区年均完成四旁植树1000万株左右,其中农田林网植树500万株。目前全区农田林网保存1.2亿株,折合造林面积50万亩,防护农田201万亩。东部黄河、湟水谷地基本实现了林网化,1990年以来把农田林网建设的重点转向营造山地林网,年均植树200多万株,山地林网化农田达到20多万亩。据测算,三北工程区年均粮食增产总量1.67万吨。大通县景阳乡山城村80%的农田实现林网化,粮食平均单产由1984年的500斤提高到600多斤,扣除科学种田的其它因素,农防林增产效益一般占15%左右。地处柴达木盆地的海西州,自六十年代以来就积极组织沙区人民开展防沙治沙工作,尤其在三北防护林工程启动后,治理速度加快,标准提高,使境内的十几个绿洲形成了比较完备的防护林体系,保护农田70多万亩,全州农业连年丰收,粮食亩均单产由原来的118公斤提高到现在的300多公斤,昔日的荒漠不毛之地变成了重要的粮食基地。

       五是大力发展沙产业,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。近年来, 按照“东部沙棘、西部枸杞、河湟杂果”的林业产业发展思路。在柴达木和共和盆地大力发展枸杞生态经济林,充分调动了沙区广大农牧民防沙治沙和发展林产业的积极性,有力促进防沙治沙进程,有效增加农牧民收入,实现了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。采取“公司+基地+农户”的经营模式,在德令哈、格尔木、都兰、乌兰、共和等地积极推行规模化、标准化、规范化枸杞基地建设。截至2016年底,全省枸杞种植面积达到62.67万亩,进入采果期面积28.5万亩,年产量5.7万吨。枸杞采摘期间吸纳务工人员达8万人,实现枸杞劳务收入4亿元,人均收入5000元。枸杞精深加工销售龙头企业年产值达到24亿元。坚持治沙与治贫相结合,加大生态脱贫力度,在全省18个沙区县落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生态管护岗位6828个,年人均增收2.16万元。